![]() 固然被选了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,王晓东仍对外界保持低调,拒绝了媒体的查访。 □本报记者尹江勇 “王晓东是那种很纯粹的科学家,对科研以外的工作兴趣不大年夜,不想占用搞科研的时光。”作为大年夜初中到大年夜学的同窗、如今的工作助手,李静生对王晓春异常懂得:“固然他揭橥了很多论文,赓续获得名誉,但那只是做科研的副产品。对他来说,科学摸索才是目标。” 这份纯粹,使王晓东跑在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。1985年,王晓东单身赴美。1996年,他建起本身的生命科学工作室,短短几年时光就取得了多项国际一流研究结不雅,他的多篇学术论文登载在《科学》、《天然》等世界著逻辑学术刊物上,论文结不雅在8年间被其他科学家引用跨越了15000次,成为国际上该范畴的知逻辑学者。2000年,他发清楚明了一种可以诱使肿瘤细胞“自杀”的蛋白质细胞,一举成为世界级生命科学大年夜师。 2004年,王晓东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0多万留丽人员中被选美国国度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。同时,他以被选时41岁的“低龄”,成为美国国度科学院汗青上最年青的院士。 [1] [2] [下一页] |